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20130318研究

*(志摩)就是研究嘛~~其實是研究兼角色介紹(?)



這是徐志摩(吃到頭髮了好像笨蛋)↑



這是鄧小平(就算沒吃到頭髮(吃不到)看起來也是笨蛋↑



這是林則徐(哦...恩)↑
大致上就是我們在執行所有東西XDD
就是這樣。

20130326研究討論

*(志摩)....顧名思義,就是研究討論啦。是瑾萍給的GOOGLE什麼的。
三個人很認真很認真的討論出來的結果們


20130611瞬間結冰(精選)

瞬間結冰的可樂
實驗材料:可樂(或汽水)、食鹽、冰、大燒杯。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A2F教務處+外走廊
實驗時間:2013/6/11 16:30-17:10
實驗方式:
燒杯先擺放可樂(不要搖晃到),然後放入冰塊以及食鹽(食鹽熔解會吸熱,使溫度降低),並儘量讓冰塊與食鹽平均分佈,一直到覆蓋整個可樂瓶,最後加少量水以填補空隙,然後靜置一段時間後,拿起可樂(或汽水),將瓶蓋打開,可以聽到「咻!」一聲,有氣體從可樂瓶跑出來,這很正常,但是;瓶子裡的可樂開始從上面慢慢的凝結為冰,而且一直凝結到瓶底全都變成冰塊了,過程不到一分鐘喔。
實驗結果:成功!!但是因為一直無法讓溫度低於0度,所以就直接冰冷凍庫(-18°C)十分鐘,拿出冰庫時還是液態可樂,為過冷水。(這樣應該不算作弊吧XDD)



*水凝結成冰,溫度必須降低到凝固點;但是到達凝固點時,水未必可以立即凝結為冰,此時稱之為「過冷水(supercooled water)」。過冷水只要條件適合(例如壓力改變、有結晶核、晃動等等),可以立即凝結為冰。這個科學魔術就是讓可樂先形成過冷水,再讓二氧化碳釋放,壓力降低凝固點上升而立即凝結為冰。
*(則徐)
今天雖然有下雨,但依然是很鹹的一天呢!
*(志摩)不是我在說...過了將近兩個月才再次做實驗的(忙碌的)我們,真是不太盡責XD

20130419肺活量

肺活量大車拼

實驗材料:吸管、水、水盆、寶特瓶。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A2F外走廊
實驗時間:2013/4/19 16:46-17:03
實驗方式:將保特瓶裝滿水,倒立於一水盆中;將一吸管伸入保特瓶中吹氣,水面將慢慢降低。
實驗結果:建民贏過瑾萍~感覺快要是世界第一了XDD




*排水集氣法:)
*這應該...是遊戲不是實驗W


20130408熱蒸氣噴泉


熱蒸氣噴泉
實驗材料:試管、熱水、燒杯、冷水、橡皮塞、玻璃管、染色劑。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C4F化學實驗室
實驗時間:2013/4/8 16:31-17:03
實驗方式:將試管以熱水蒸氣裝滿(或倒入少許熱水)試管口以一插有細玻璃管的橡皮塞住,並滴入染色劑,倒立至裝滿冷水的燒杯中,觀察可見燒杯內冷水漸漸被吸入試管中。
實驗結果:不太成功但應該算是成功啦~沒有變成噴泉但是有吸上去!




*水蒸氣遇冷凝結,瓶內壓力減低,吸入盆中冷水後,壓力更是劇減,水上升的更快,形成噴泉。
*因為不太噴所以明天再做一次!!

20130402大氣壓力

大氣壓力實驗
實驗材料:兩支口徑不同的試管、水、染色劑。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C4F化學實驗室
實驗時間:2013/4/2 16:19-16:46
實驗方式:
取二支試管,一支口徑略小於另一支,將大試管裝水(已加入染色劑),而小試管置於其內將其倒立,讓大試管內的水慢慢流出。
實驗結果:失敗~水好像有點跑進小試管而且好像倒的太快了!




*利用大氣壓力原理所設計出的實驗,當兩支試管倒過來時,大試管內的水流出,而造成大試管內產生真空空隙,造成小試管被往上吸(被底下的大氣壓力往上推)填補了空隙。
*
兩隻試管的口徑必須相差不大才易成功。

*白袍好像有點太大了(而且不知道為什麼髒髒的)XD                


20130327民調問答3

     苦瓜、茄子、柴魚片大PK
實驗材料:一張嘴。
實驗對象:國高中生、教師群各50人。
實驗地點:新竹市立建功高中。
實驗時間:2013/3/27-2013/4/1
實驗結果:(回應)
學生:
苦瓜:敢吃40%、不敢吃60%
茄子:敢吃54%、不敢吃46%
柴魚片:敢吃84%、不敢吃12%vegetarian 4%

老師:
苦瓜:敢吃90%、不敢吃10%
茄子:敢吃88%、不敢吃12%
柴魚片:敢吃92%、不敢吃4%vegetarian 4%

實驗結果:大人跟小孩果然還是有差的,因為長大後太苦悶了嗎?我們以後一定不會變成這種人!!

20130325日光燈管(精選)

一摩擦就會亮的日光燈管
實驗材料:日光燈管、數學課本的塑膠附件。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
實驗時間:2013/3/25 16:19-17:13實驗方式:
在暗室中以數學課本的塑膠附件磨擦日光燈管。
實驗結果:成功~!!不過這次也試了三次,一次是用毛坐墊,一次是用塑膠袋都失敗,果然數學課本才是王道!!!





*日光燈管壁塗滿了螢光物質,當通電時,電子撞擊螢光壁而發出亮光。而此實驗不插電,乃利用摩擦產生靜電的方式來撞擊螢光壁產生亮光,雖然亮光微弱、短暫,在暗室已可明顯看出。

20130322大氣壓力鋁罐


看起來會爆炸但不會爆炸的大氣壓力的鋁罐實驗
實驗材料:燒杯、熱水、冷水、鋁罐、盆子。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A2F外走廊
實驗時間:2013/3/22 16:22-16:47實驗方式:於燒杯內置入一些熱水(接近滿水),將鋁罐口貼上膠帶放入裝滿熱水的燒杯中,拿出鋁罐,將鋁罐蓋入冷水盆中,鋁罐壓扁了!!實驗結果:成功!!雖然做了三次才成功,但是真的很有趣喔!是突然就凹進去!!不過小心別燙到手,鋁罐真的很燙~!



*鋁罐蓋入冷水中時,水蒸氣冷凝成水,罐內氣壓立刻大大降低,於是鋁罐被壓扁了。
*仔細看!!有凹陷喔!

20130320從眾實驗

  
看向什麼都沒有的牆角百人師生回應調查(從眾)實驗
實驗材料:有趣的實驗心


實驗地點:新竹市立建功高中。

實驗時間:2013/3/20

實驗方式:與一群串通好的人看向什麼都沒有的屋簷牆角,看看路過的人有什麼反應
實驗結果:
好奇的向上看61%
不理你,自己過自己的生活39%
結論:9班的真的很有從眾精神喔~!!



*9班全班都衝出來看了!! (上圖不是九班,是五班和十一班。)

20130319不沉的針

不沉的針實驗
實驗材料:濾紙一張、乾淨的針、肥皂水(脂肪酸鈉溶液)少量、燒杯一個。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A2F教具室
實驗時間:2013/3/19 16:24-16:57
實驗方式: 取一乾淨燒杯,將燒杯加水至接近滿水;將針置於濾紙上並慢慢地將濾紙平放於水面上,使濾紙浮於水上,不久之後浸濕的濾紙開始下沈,結果發現針漂浮於水上,將肥皂水緩緩加入,結果針下沈。 
實驗結果: 前半部成功,但是到最後滴進界面活性劑(肥皂水)的時候不成功,只是因為振動水波而破壞界面進而使針下沉,並不是因為界面活性劑本身的成分。
*由於液體表面的分子受到向內的淨力,所以液體表面會儘量內縮,而表面張力就是增加液體表面積所需的能量。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20130315製雲

製雲實驗
實驗材料:燒杯一個、錐形瓶一個、加熱板一個、熱水與冰塊少許。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C4F化學實驗室
實驗時間:2013/3/15 16:30-17:30
實驗方式:先把少許熱水倒入錐形瓶,把冰粒放在燒杯內,把盛了冰粒的燒杯當蓋放在已有熱水的錐形瓶上,因瓶子底部是熱水,而頂部是冰,不用多久你便可見到雲層會在瓶子的中上近燒杯的位置凝成。
實驗結果:失敗~感覺好像沒什麼反應,雖然等了超久XD且瓶子內部的霧氣很大,看不太清楚,可能該問問教授了!!
*
要製造剛好的上升氣流非常困難,需要的空間較大,所以實驗中的霧氣其實也是未成行完整的雲喔~
*
製雨用的是碘化劑!


20130314神奇的筷子

      筷子的神力實驗
實驗材料: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國中部205
實驗時間:2013/3/14 16:02-16:08
實驗方式:將米倒滿塑膠杯,用手將杯子裏的米按一按,按住米時,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實驗結果:失敗==可能是紙杯直徑太小,無法壓緊,且紙杯較塑膠杯軟,造成折痕。
*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盛米的杯子提起來。


*如果換成一大罐玻璃瓶裡面放滿米,用劍道的劍插進去的話就會成功喔。

20130313民調問答2

"你比較喜歡什麼顏色的錦旗"五十人師生回應調查實驗
實驗材料:一張嘴。
實驗地點:新竹市立建功高中。
實驗時間:2013/3/13
實驗方式:路上的老師跟同學:你比較喜歡什麼顏色的錦旗

實驗結果:(回應)
藍色24%
黃色20%
紅色18%
紫色10%
綠色6%
橘色6%
黑色4%
粉紅色4%
透明4%
白色2%
銀灰色2%
實驗結果:黃色迎向光明的未來,藍色洋溢青春的風采,紅色擁抱無盡的思念,還有,開心。


20130312左擁右抱的氣球(精選)


左擁右抱的氣球實驗
實驗材料:氣球一個、紙杯兩個。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國中部205
實驗時間:2013/3/12 15:55-16:03
實驗方式:拿起氣球,先吹進一點空氣,吹氣口仍含在嘴裡,拿個紙杯從兩側相對地夾住氣球,再把氣球吹大;鬆開兩手,紙杯不會掉下來喔~
實驗結果:成功:))酷喔~還有許多同學們的見證呢XD




*紙杯緊黏著氣球不放,其實是大氣壓力的關係,氣球吹得很小時,表面比較彎曲,紙杯附在氣球上,紙杯內的空間較小,這時杯子內的空氣壓力和杯子外的大氣壓力是相同的。氣球吹大時,氣球皮就被拉平了,相對地杯內空間變大,由「波以耳定律」得知杯子內的空氣壓力就變小,而小於杯子外的大氣壓力了。杯子外的空氣壓力大於杯內的空氣壓力,紙杯當然甩都甩不掉了。

*波以耳定律~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它的壓力會隨著容器體積的變化而跟著改變,容器體積變大時,氣體壓力就變小;容器體積變小時,氣體壓力反而變大。

*大氣壓力真是個好東西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20130311漂浮的鈕扣

漂浮的鈕扣實驗
實驗材料:襯衫鈕扣(直徑小於1.5公分)、紙杯一枚、雪碧。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A2F教具室
實驗時間:2013/3/11 16:13-16:37
實驗方式:在紙杯裡裝雪碧約七分滿,把扣子丟到紙杯裡,如果浮在雪碧上,用手指敲一下,讓它沈到杯底,小泡泡在鈕扣周圍形成,突然間,鈕扣開始上升到水面,敲打一下鈕扣,鈕扣又會沈到杯底了。
實驗結果:成功!!不過建議要用透明的杯子,如:燒杯,透明的汽水也很重要喔!!
*
二氧化碳小泡泡黏在鈕扣上,使它有足夠的上升力或浮力,因而浮起來。


20130308瓶子會吃氣球(精選)

瓶子會吃氣球實驗
實驗材料:氣球、寶特瓶、熱水。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國中部C棟外走廊
實驗時間:2013/3/8 15:58-16:08
實驗方式:熱水倒入空瓶,晃幾下(小心別燙到手),倒掉熱水,很快的將氣球套在瓶口,輕彈一下氣球,氣球就會跑進瓶子裡且慢慢充氣喔!!
實驗結果:成功!超酷的!!不過不小心燙到手:P




*熱漲冷縮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喔!不過放進瓶子裡的氣球好像內部壓力很大,會一直被吸進去。

20130307浮不起來的冰塊

浮不起來的冰塊實驗
實驗材料:冰塊、杯子、水、沙拉油。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國中部205
實驗時間:2013/3/7 16:02-16:10
實驗方式:在杯子中裝入一半的水,並放進冰塊,杯子的另一半空間,倒入沙拉油,冰塊並不會浮起來,而是停留在水與沙拉油交界處。
實驗結果:成功!可是自作聰明的加了點墨想讓冰塊跟水更清楚的分開,結果加太多,然後油帶太少XD
*
由於沙拉油、冰塊與水的密度不同,密度較大的會往下沈,密度較小的往上浮。沙拉油的密度最小,冰塊次之,水的密度最大,加上沙拉油和水不互溶,因此冰塊並不會浮出沙拉油表面,而是停留在沙拉油和水的交界處了。

20130221-0306民調1

"你今天穿得真好看"五十人師生回應調查實驗
實驗材料:一張嘴。
實驗地點:新竹市立建功高中。
實驗時間:2/21-3/6
實驗方式:跟路上的老師跟同學說:你今天穿得真好看。
實驗結果:(回應)
謝謝15人、蛤5人、笑4人、喔4人、轉移話題3人、真的嗎2人、你也是2人、還好啦2人、是吼2人、我每天都穿得很漂亮阿2人、怎麼可能1人、搖頭1人、屁啦1人、有嗎1人、你才知道1人、我才不要理你哩1人、幹嘛1人、你是真心的嗎1人、你玩遊戲玩輸了嗎1人。
實驗結果:台灣果然是個有禮貌的國家阿

20130305大壩潰堤

大壩潰堤實驗
實驗材料:油、洗碗精、十元硬幣、滴管。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國中部205
實驗時間:2013/3/5 15:57-16:20
實驗方式:用滴管從硬幣中央,一滴滴的將油滴在表面上,直到油擴散碰觸到硬幣的四周。(此時,油面隆起像凸面鏡一般,並注意勿讓油溢出到硬幣外),在隆起的油面中央滴一滴洗碗精稀釋液,只見油面立刻潰散而溢出硬幣外。
實驗結果:成功!!!不過用水好像會好一點,感覺只是因為太多所以出來而已:p
*
油可堆疊在十元硬幣上,像隆起的透鏡一般,是因為表面張力的拉扯而支撐了油的表面,使油不因重量而崩塌擴散。但洗碗精內含有界面活性劑,會使表面張力減弱,拉扯的力量減弱後,隆起的油面便不能再保持原狀,於是受重力吸引而平鋪向外擴散。


20130304慣性

慣性實驗
實驗材料:空罐子兩個、乒乓球兩個、點名簿板子一塊。
實驗地點:建功高中國中部205
實驗時間:2013/3/4 15:53-16:15
實驗方式:空罐子裡懸吊著乒乓球,突然向前推罐子,乒乓球向內移動;裝滿水的罐子裡浮著乒乓球,突然向前推罐子,乒乓球向外移動,兩次是相反的喔~超酷的!!!
實驗結果:成功:))
*
今天還沒去問葉教授,明天找時間去吧~
*
問了喔~其實並沒有方向不同,因為其中一個其實是有小小的先向內再向外只是動作太小了沒被我們發現,就像溫度計一樣~